轻松做FMEA,就用SunFMEA !
一、失效模式分析(FMEA)是指针对产品可能丧失其规定功能的情况,进行失效模式的判断、失效原因和机理的查找,并提出预防措施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活动。

二、失效模式分类如下:
1. 按功能:依据成分、性能、表面状态等方面划分材料失效类型。
2. 按损伤机理:根据物理或化学变化的本质及过程特征分类。
3. 按时间特征:分为偶然早期失效、耗损期失效、渐进失效和间歇失效。
4. 按失效程度: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。
三、FMEA工具涵盖:
1. 功能/名称标识失效部位或功能。
2. 潜在失效模式:选择适当的分类方式以反映失效分布规律。
3. 失效后果描述及其严重度评估。
4. 重要度分级:对整体影响的重要度进行评级。
5. 潜在失效原因分析,采用“5个为什么”追问法确定根本原因。
6. 频度:失效发生频率的级别。
7. 现行控制措施:当前的预防措施。
8. 探测方法与探测度:检测失效的方法及其难易度。
9. 风险优先指数(RPN):综合考虑严重度、频度和探测度来衡量风险。
四、建议方案、实施计划、措施结果的评估是改善过程的一部分。

五、失效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调查、资料收集、研究分析、信息归纳、试验验证、原因确定、建议措施、报告撰写和标准化巩固。

六、常用的失效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有FTA、特征—因素图、ETA、故障率预测、FMEA和模糊数学分析。











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删。